法制日报:莫让校园安全盲区成为痛点

如果在人们上下楼梯的时候,时不时发生踩踏事件,那地震应急处置就会一片混乱,会出现问题。

22日上午8点30分左右,河南省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教学楼厕所附近发生踩踏事件,当时正值下课时间。涉事学校两名老师向记者证实,事发时,学校即将进行语文月考,因考前学生集体上厕所,秩序被扰乱。濮阳县人民政府官网通报,截至22日下午3点,事故共造成22名学生受伤,其中1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,5人伤势严重。受伤学生已全部送往医院救治。(新京报3月23日讯)

造成1人死亡,22人受伤,其中重伤患者5人。这次校园踩踏事件损失惨重,教训深刻。与很多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情况类似,一些不为人知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,比如大班制、人员严重拥挤、考试期间集中上厕所等。这样的事件本来可以避免,但不幸还是发生了。在澄清事实、做好善后工作的同时,我们应该查明原因、举一反三,立即着手改善校园安全的短板。

虽然校园踩踏事件发生概率较低,但一旦发生,将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。近年来,一系列校园踩踏事件造成了相当大的人员伤亡。最严重的一次是2009年12月7日,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惨烈的校园踩踏事件,造成8人死亡,26人受伤。其他典型的踩踏事件还有湖北省老河口市雪集镇勤集小学、新疆阿克苏市第五小学、重庆市彭水县桑哲镇中心学校、湖南省衡阳市长宁西江小学等。对比这些事件,不难发现,其中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多发生在楼梯间,学生从楼上蜂拥而下,有人不慎坠落,从而引发踩踏事件。

如果学生能有序上下楼梯,或者楼梯间足够宽敞,这样的事件应该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。试想,即使是人员密集的公众集会或大型聚会国产吃瓜被网曝黑料,都能采取强有力的安全措施避免踩踏事件发生,那么常态化的校园安全应该更容易实现。校园踩踏事件具有鲜明的特点,如上下楼梯时间集中、通道狭窄、情绪过于仓促、安全意识不强等,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以了:一是要做好学生安全意识教育,使之经常化、常态化;二是要培养学生养成安全的行为习惯,如教育学生上下楼梯时要缓慢、安静、靠右行走,禁止追逐打闹,定期进行预防踩踏事件的应急演练;三是要按照技术规范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更新、维护,在显眼位置张贴安全警示牌或标语,营造出出入或上下楼梯平稳有序的安全氛围。

同时,本着校园安全无小事的审慎原则,学校应进行经常性、例行性引导,在几个关键节点做好引导和规范。比如在上课集中、组织考试、开展活动时,应安排相当数量的老师或校园保安人员,对学生上下楼梯的行为进行引导,对学生追逐、打架等危险行为进行制止和教育。只有这些安全措施真正落到实处,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。如果上下楼梯时不时发生踩踏事件,那么再紧急的地震应急处置也会陷入混乱,很难保证不出问题。

图片[1]-法制日报:莫让校园安全盲区成为痛点-安稳项目网-网上创业赚钱首码项目发布推广平台-首码网

个别校园安全事件痛点暴露安全措施盲区。教育部发布的《2016年春季学期专项督导报告》显示,通过督导发现,一些学校安全基础比较薄弱,一些地方和学校安全意识淡薄,校内安全管理松懈,安全教育敷衍了事,应急准备不到位,校园欺凌、交通安全、溺水事故、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等仍然处于高发期。校园安全涉及面广,门类齐全,有与其他行业类似的共性问题,也有人员密集区域、学生安全意识不强的个别特点。只有采取更严格的措施、更周密的安排、建立更有效的机制,才能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,确保学生安全。

同样的场景、类似的问题,校园安全事件总是在不断的强调中出现,其原因值得深思。如何落实教育保护责任,为学生安全撑起一道保护伞?是时候查找漏洞、严格用典、全面立规、系统整改了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2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 免输入评论
夸夸
还有吗!没看够!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